阅读历史 |

第108章(2 / 2)

加入书签

时的脉案,一时不好独断,说要先施针看看。

&esp;&esp;陆敬祯没拒绝,又道:“我身上有此次泰州疫病一位游医开出的方子,还请秦院判看看这方子如何。”

&esp;&esp;疫病难治,尤其是药方需要反复斟酌改良,这位游医在这么短的时间就研制出了药方,秦院自然要看看。他小心接过,忍不住问:“不知这位神医师从何处?”

&esp;&esp;“他倒是也没说。”陆敬祯道,“只说他看泰州疫病有些像他早年遇到过的陵州疫病,秦院判觉得这可能吗?”

&esp;&esp;秦院判一脸错愕,忙叫人去调陵州疫病当时所有的卷宗。

&esp;&esp;大周建国以来各地疫病也有十来次,但每次的疫病都有所不同,更别说陵州与泰州一南一北相距甚远,且当时泰州是辽国地界,应当不会是同一种。

&esp;&esp;内侍抱来重重一堆案卷。

&esp;&esp;秦院判将药方比对后,顿时大为不解:“果真是当初治陵州疫病的方子,但……这怎么可能?”

&esp;&esp;陆敬祯没理会秦院判的震惊,他着手翻了翻眼前的卷宗。

&esp;&esp;虽是成德二十七年的事了,但因为是疫病,所有记录非常详细。

&esp;&esp;除了药方用量,病人死亡几何、治愈几何……连当时参与救治的人数,当初在任官员全都记录得清清楚楚。

&esp;&esp;陆敬祯一目十行看下去。

&esp;&esp;突然,他的目光一顿。

&esp;&esp;他在陵州疫病的卷宗里看到了一个本不该出现在的名字。

&esp;&esp;怎么会……怎么会是那个人?!

&esp;&esp;第40章 避子药

&esp;&esp;今夜无月,天气倒是格外晴朗通透。

&esp;&esp;李惟心情甚好,席上饮多了些酒,此番沐着夜风,整个人出奇得神清气爽。

&esp;&esp;塞北归顺虽是老师的功劳,但所有朝臣都夸他治理有方,日后史书上这自然是他的政绩。塞北虽小,却也是他为大周、为李氏江山开疆扩土的大功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